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青藏高原之一——西宁市,塔尔寺!
-
作者:暂无
日期:2011-01-01
来源 :中外建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四面山 创始人 藏传佛教 塔尔寺 莲花
- 描述:青藏高原之一——西宁市,塔尔寺!
- 青藏艺术奇葩 塔尔寺的酥油花
-
作者:尹生香
日期:2015-01-01
来源 :中国西部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宗哲 青海西宁 释迦牟尼佛 格鲁派 堆绣 丝丝缕缕 宗喀巴大师 文殊菩萨 艺术奇葩 展出时间
- 描述:位处青海西宁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有"艺术三绝",即壁画、堆绣和酥油花。其中,美妙绝伦的酥油花与传统藏戏及青海热贡艺术结合,经过艺僧十几代师徒的相传和几百年的创新发展,成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油塑艺术和十五花灯节传到格鲁派发祥地塔尔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起初,酥油花内容单调,制作粗糙,后来相继建立了上下两个酥油花院,专门培养油塑艺僧。上下两花院的艺僧凭着
- 青藏奇葩:藏传佛教名刹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
-
作者:张喜臻
日期:2000-01-01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酥油花 格鲁派 艺术指导 宗喀巴 青海省 青藏高原东北部 杂草化 藏传佛教艺术 塔尔寺 大昭寺
- 描述:始建于公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塔尔寺座落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湟中县的鲁沙尔镇。她以独树一帜的藏艺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而驰名海内外。而誉为藏传佛教艺术瑰宝的酥油花更是鬼斧神工之作,超逸绝伦之品,若非亲临目睹,那奇特、绚丽、巧思、神韵、卓越、艰辛……是绝不可想象的。相传,1409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聚集万名僧人于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了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此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为再现梦境,他组织艺僧用酥油塑成各种花卉树木、奇禽异兽,连同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前,此后一直延续下来。由于塔尔寺处于藏汉杂居之地,藏历和夏历时间上又相接近,所以和汉族的元宵节在历史长河中悄然融为一体,称之为酥油花灯会。塔尔寺酥油花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的程序。机构俗称上花院和下花院,相互竞争,每年夏历十月开始筹划.翌年正月十五日前告竣。艺僧们既不偷窥,也不泄密,直到展出时才得见庐山真面目。艺僧多为藏族,十二、三岁开始学习,终生追求。技艺高超的专家,即使年老体弱视力不佳不能亲手制作了,也肩负着带徒传艺和做艺术指导的责任。
- 青海黄教圣地——塔尔寺
-
作者:李文实
日期:1981-01-01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形象生动 西藏 建筑物 寺院 宗教活动 黄教 宗教艺术 宗喀巴 青海省 塔尔寺
- 描述:一、所在地及名称:塔尔寺是青海省喇嘛教中第一大寺院,地点在西宁市之南约二十五公里处的今湟中县鲁沙尔镇。藏名贡本,意为有十万尊佛,约相当于内地的千佛洞、万佛岩
- 青海首发地方题材特种邮票《塔尔寺》
-
作者:暂无
日期:2000-05-06
来源 :光明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佛学院 反对民族分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统战部 爱国宗教界 爱国爱教 前往 塔尔寺 吊唁 活佛
- 描述:青海首发地方题材特种邮票《塔尔寺》
- 青海风光塔尔寺
-
作者:暂无
日期:2008-01-01
来源 :群文天地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青藏高原 藏传佛教 塔尔寺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青海风光塔尔寺
-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空间形态解析
-
作者:孔繁恩
日期:2013-01-01
来源 :西南林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空间形态 藏传佛教 塔尔寺
- 描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为多民族省份。其中,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是全国第三大藏族聚居地。作为青海主要宗教之一的藏传佛教为佛教三大体系之一,它形成于西藏,有着自身独特的宗教内涵和文化特色,在我国青藏高原、甘南、川西、内蒙古及云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塔尔寺是青海藏传佛教的第一大寺院,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蕴含了丰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论文以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空间形态理论及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测绘、调研和对文史资料的研究,试图对塔尔寺的空间形态特色进行分析,深入认识影响塔尔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导因素和组织规律,在实践中为塔尔寺的保护与更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首先,对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塔尔寺的概况进行了介绍,从自然、历史、文化、宗教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塔尔寺寺院空间形态的各项主导因素;其次,从总体空间形态、寺院内的空间形态及建筑空间形态三方面对寺院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和分析出塔尔寺空间形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塔尔寺主要建筑群属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大型经院式寺院建筑群时期)的定型化状态,由于寺院地处藏传佛教文化圈由内层区域向次层区域的过渡阶段,深受青海地方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丰富性、地方性、过渡性及灵活性。 (2)塔尔寺以体现藏传佛教的宗教意义为选址的基本依据,紧紧遵循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思想,与周边环境及城镇分别形成了四面包围中央、若即若离的关系,集中体现了有“神”可敬、有山可依、有地可建、有水可取的选址特色。寺院属于自由发展的典型山地型寺院,以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动态为依托,构成“山体—僧舍—主体建筑—僧舍—山体”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僧—寺院—自然环境”三者和谐的景观状态。整个寺院平面形态呈“X”形,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图底和谐共生的特点。空间断面轮廓呈“V”形,外部天际线整体上呈现出“凹”形态势;建筑外部空间序列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建筑群整体以大金瓦殿为核心,其他建筑群都围绕中心进行布置;主体建筑群之间呈现分散并列式关系,主体建筑与居住建筑之间呈围合式关系。中心明确、向心性强、层次分明是寺院总体布局形态的主要特点。 (3)塔尔寺内的空间形态主要由街巷、边界、节点、标志物共同围合、界定而成。街巷系统根据功能分为主街、巷道、转经路三种类型。边界有两种:具体边界、抽象边界。节点主要分为入口广场、辩经院广场两类。标志物主要是如来八塔。 (4) 塔尔寺中的建筑主要以合院为基本单元,有线型院落、“L”型院落、“U”型院落和四合院四种形式,寺院普通僧人的住居多为线型与“L”型院落,宗教建筑与活佛公署多为“U”型和四合院式院落;院落的组织形式有单院式、纵向递进式、横向并列式以及双向复合式四种,普通僧人的住居院落及宗教建筑院落基本采用单院式和纵向递进式两种组织手法,活佛公署多采用双向复合式院落。班禅行宫和阿嘉噶哇是塔尔寺活佛公署的典型代表。寺院的大经堂、护法神殿、密宗学院、时轮学院、医宗学院几座建筑采用传统藏传佛教建筑形式;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采用传统汉式宫殿式建筑形式;居住建筑主要采用青海地区传统民居“庄窠”的形式。建筑是塔尔寺外部空间形态的硬质界面,体量、模式、质感、风格、色彩、及其所形成的天际线,对寺院空间形态产生了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风格的变化与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多种空间完美契合、神性空间高于人性空间是塔尔寺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 (5)塔尔寺中的任何物质要素都与寺院中心结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加强了寺院空间的神圣性。在尊重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寺院空间形态的营造始终围绕宗教主题,以神性空间为主导,自由而均衡地布置人性空间,使得人神和谐共处,成功创造了宗教氛围,充分表达了宗教情感。
- 青海社科院聘清教授学者为顾问初步整理“藏学宝库”塔尔寺文献
-
作者:暂无
日期:1985-01-0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资料工作)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合理使用 文物古迹 湟中县 建设资金 县支行 施工现场 实地测量 塔尔寺 维修工程 建行
- 描述:青海社科院聘清教授学者为顾问初步整理“藏学宝库”塔尔寺文献
- 青海省黄教圣地--塔尔寺
-
作者:李文实
日期:1981-01-01
来源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宏伟壮观 梵钟 宗喀巴 巴格西 印经院 嘉措 克主杰 僧伽 大昭 拉萨三大寺
- 描述:青海省黄教圣地--塔尔寺
- 青海省红十字会慰问塔尔寺僧众
-
作者:暂无
日期:2010-03-23
来源 :中国红十字报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青海省红十字会慰问塔尔寺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