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塔尔寺辩经
作者:刘毅  年份期号:2016 刊名:人民司法 关键词:人文建筑;青海省西宁市;鲁沙尔镇;宗喀巴大师;大经堂;格鲁派;西南隅;湟中;印度佛教;佛教理论 
描述: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距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带着对修行喇嘛和虔诚藏民的好奇,我与几位摄友到达塔尔寺已是下午三点钟了,游客已经渐渐稀少,本来就清静的塔尔寺,此时越发静谧起来。我们趁着人少清静之时,沿着寺院石块铺筑的小路随处走走,随手拍些寺庙的人文建筑和那虔诚膜拜的藏民。当走过一拐角处时,听到不远处大经堂院子里传出来击掌和跺脚的声音。声音虽然零零碎碎,但仍能从中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激情,很有磁力。我心为之一震:这就是我所渴望拍摄的辩经么
塔尔寺山左信仰,山右生活
作者:张柯平  年份期号:2015 刊名:中国西部 关键词:鲁沙尔镇;日月山;时间太短;离城;旅游旺季;风马旗;发微;冲锋衣;清真饭馆;中年女子 
描述:周末,我想找一处干净的旷野去拍星空。青海湖和日月山如何?木匠哥建议。没错,在高原,要找块干净又安静的无人区,太简单了,深入牧区是第一选择,但是周末时间太短,去青海湖是来不及了。还是去莲花山吧,鲁沙尔镇藏在莲花山里,塔尔寺藏在鲁沙尔镇里,那里离城也近,还有公交车。对,就是她了。
土族民间信仰中的“发神”习俗探析
作者:鲁占奎  年份期号:2015 刊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土族 民间信仰 “发神” 
描述:土族民间信仰中的"发神"活动作为土族信仰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內容,与艺术、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保留和遗传古风的同时融入了多种信仰文化,具有融合性的特点。
古代湟中的农田水利
作者:田尚  年份期号:1987 刊名:农业考古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经济效益 水利事业 自然条件 西宁市 青海省东部 地理环境 屯田 农业生产 农田水利建设 
描述: 在古代,人们一般谓湟水两岸羌人所居之地为湟中,即湟水流贯其中之意。《资治通鉴》卷六十七胡三省注:“湟水源出西海盐池之西北,东至金城允吾县入河。夹湟两岸之地,通渭之湟中。”《西宁府新志》卷三曰:“古西羌所居,谓之湟中。”卷四又曰:“湟水其源出西塞外,流入(西宁)县治,古湟中之名繇是水也。”湟水又名西宁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支流,在今青海省东部,源出海晏县包呼图山,东流经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县、市,至甘肃省兰州市西达家川入黄河。全长349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支流大通河)为38,000平方公里
卡阳精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思考
作者:郭宏伟, 刘维彬, 董晓玲  年份期号:2019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 关键词:水土保持 卡阳小流域 精品小流域建设 湟中县 
描述: 近年来,青海省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对“三个最大”省情的认识,致力于“中华水塔”生态保护,在水利部及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帮助、指导下,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持续创新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实践中,青海省湟中县立足最美,小中见大,普惠共享,在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将卡阳小流域打造成了“湟水流域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
佛教初传“湟中”研究 ——以“湟中”画像砖墓出土佛教图像为例
作者:孙杰  年份期号:2019 刊名:佛学研究 关键词:湟中 佛教 
描述:“湟中”画像砖墓佛教图像(本文所谓佛教图像是指明显具有佛教因素的图像,而非独立的佛像)表明随着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同时得益于“湟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众群体,至迟自公元5世纪始佛教传入“湟中”。但当地民众对佛教认识仍未脱离传统神仙思想,基于这一认识佛教传入“湟中”后迅速为传统丧葬观念所吸收,成为当地民众追求理想“往生之处”的又一诉求。
上页 1 2 3 ... 5 6 7 8 下页
Rss订阅